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費報告》,在餐飲消費的人群中,年輕一代已成為新的主力,其中“90后”和“00后”貢獻了餐飲消費50%左右的訂單。
報告顯示, 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預計將超過3.9萬億元,全國的餐飲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整個消費市場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作用明顯。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按照這樣一個發展速度,我們預測在十三五末,將超過五萬億元。
這一年,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最關注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就餐環境,占19.2%,其次是菜品口味,占17.8%,不斷追求優質的消費體驗和消費環境。食品安全因素排在第三位,占14.7%,仍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價格因素僅列在第四位。
中式正餐仍占據強勢主導地位,市場份額最高,占到一半以上,占57%。
在中式正餐中,其中最受歡迎的還是火鍋。2017年,許多新派火鍋成為年輕人的首選。
除了中式正餐之外,休閑簡餐的發展迅速,在全國餐飲業態比重中已占到16%。在大城市中,消費者對休閑簡餐和各種國際美食的接受和喜愛程度更高,占到了18%。中小城市消費者還是更加偏愛中式正餐,但盡管如此,休閑簡餐的比例也占到了13%。
與此同時,西餐、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等國際美食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在全國餐飲的業態比重中,三者也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70后”消費群體,90%以上的人對傳統中餐依然情有獨鐘,占比達到了92%。
“80后”對于中餐的占比只有68%,而小吃快餐、蛋糕甜品、外國餐廳的占比則分別達到了13%、7%和4%。
而在“90后”的消費比重中,中餐的占比僅僅有19%。
2017年,隨著年輕消費群體成為消費主驅動力,注重體驗性、享受性、獨特性、時尚性與“快”相結合的休閑簡餐、咖餐等快時尚餐廳層出不窮,吸引著年輕消費者抱著“拔草”的心態,不斷體驗“新時尚”帶來的滿足感。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統計數據,2017年,咸鮮口味超越了麻辣口味,排在菜品味道受歡迎程度的首位,達到了23.3%,麻辣占17.2%,甜酸占15.7%。酸辣占10.4%、蒜香占8.1%。
根據百度地圖統計,2017年熱賣菜系TOP5分別為:川菜、粵菜、江浙菜、湘菜、東北菜。
根據美團點評統計,2017年熱賣菜系TOP5分別為:粵菜、湘菜、東北菜、韓國菜、江浙菜。
排在美團點評前十位的是:小龍蝦、牛排、烤鴨、壽司、酸菜魚、潮汕牛肉火鍋、米線、拉面、麻辣香鍋和炸雞。
小龍蝦可以說是2017年最為火爆菜品,這一年夏天全國各地宵夜大排檔里都有小龍蝦的身影。
自2011年以來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外送市場一直保持較高速增長,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預計2017年突破2000億元。
2017年非正餐時段外賣訂單比重有所提高。將午餐和晚餐正餐時段的訂單比重由76%壓縮至72%。
調查顯示,僅有20%的消費者從無吃宵夜的習慣,超過六成的消費者每周至少吃1到2次宵夜。
行業人士認為,2018年,消費者對餐飲消費的需求仍將不斷升級,品質和服務將會是人們對餐飲行業最為專注焦點。
信息來源:央視財經
編輯:健坤智慧農業
歡迎關注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