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十二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作物需水信息采集與智能控制灌溉技術”課題在河南省新鄉市舉行課題中期工作會議。來自課題主持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以及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中心、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等課題承擔單位的有關專家和科研人員共30余人參加了會議。交流會上,課題主持單位和課題主持人傳達了7月在西安楊凌召開的“項目啟動會議”和9月在北京召開的“專題培訓推進會議”精神,對舉行本次課題中期工作會議的目的與意義做了闡釋,對課題的進行和成果管理提出了要求。各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就所承擔的研究任務進展情況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或亮點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及課題組成員針對課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課題自2011年啟動實施以來的,部分內容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方面,根據信號源頻率由100MHz提高到150MHz的技術指標研制的管式土壤剖面水分測量傳感器和針式土壤水分傳感器,提高了測量的穩定性、準確性和適用性。研究確定了不同尺度監測土壤墑情時探頭的最優布設方案及數據處理技術,構建了基于墑情監測的灌溉預報系統。以蒸發量監測為基礎研制的灌溉預警裝置,可以有效克服傳統灌溉預警技術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在小尺度田塊還是在較大區域農田均可使用。區域遙感土壤水分動態監測技術的階段成果建立了適用于區域土壤水分動態監測的中高分辨率遙感數據源、基于LAI和ET參數遙感反演的土壤水分時空同化技術等2項關鍵技術,與當前應用較為普遍的“遙感土壤水分指數”方法相比,具有對地面調查依賴性小、監測機理明確、時間頻次高、性價比高、區域適用性強的優點。在智能控制灌溉技術方面,研發出了基于手機短信遠程灌溉控制系統、灰色預測模糊PID控制技術、可編程灌溉控制開發平臺、無線電磁閥、無線自組網灌溉控制器、精準灌溉施肥機、自動反沖洗過濾器控制器、IC卡水電雙重計量設備、無線自組網灌溉調度預付費水表和灌溉智能決策及組態化軟件開發系統等一系列成果。
“作物需水信息采集與智能控制灌溉技術”是國家“十二五”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農業高效用水精量控制技術與產品”項目重點支持課題,目標是自主創新一批作物需水信息采集與智能控制灌溉關鍵技術與重大產品,構建從作物需水信號采集到農田灌溉智能控制的整套技術體系,為現代農業精準、高效用水管理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