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訊:周末假日,離開喧囂都市,縱情青山綠水,覓得農家院落暫住小酌,是不少久居都市的人時尚休閑方式。郊區有哪些時令的特色農業休閑項目?怎么規劃路線?如何聯系餐飲住宿?在電腦或手機上登陸“魅力城鄉”網,農業部鄉鎮企業局推薦的100條全國休閑農業精品路線赫然在目,每條線路均有景點特色推薦及交通、餐飲等服務指南。
這僅僅是農業部用信息化技術提升休閑農業公共服務水平的一個側面。近年來,農業部通過實施農業公共服務信息“進城入戶”工程、建設鄉鎮企業信息統計調查直報系統、開通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管理系統,有效地加強了鄉鎮企業管理,促進了行業的發展。
休閑農業公共服務實現信息化。實施休閑農業公共服務信息“進城入戶”工程,通過建立休閑農業信息中央數據庫,設計開發“魅力城鄉”網站,建立手機信息服務平臺,手機客戶端,開通信息服務熱線等途徑,有效解決了休閑農業供需信息對接不暢難題。2012年,入庫休閑農業經營主體信息已超過12萬家,日均瀏覽量超過10萬次,平臺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多個經營主體在“魅力城鄉”網站上刊登信息后,客流量增幅超過30%。
全國鄉鎮企業信息統計調查直報系統進一步完善。2012年,農業部全面加強鄉鎮企業信息統計調查直報系統的管理和建設,數據質量和上報效率進一步提升。直報網絡平臺在原有數據上報功能基礎上,優化了運行分析上報功能,完善了考核計分標準,增加了信息交流渠道,升級后的直報平臺更有利于基層鄉鎮企業管理部門及時、準確反映行業發展的特點和難點問題。同時,農業部進一步支持直報系統條件建設,為500個縣級直報單位更新硬件設備,并利用4期培訓全面提高基層統計人員業務水平。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管理實現信息化。2012年,開通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信息統計、進度監督、檔案管理等工作的電子化與便捷化,在規范申請審批流程、監督項目進展、實施績效考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資金補助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建設,共補助1.3萬多個農戶和12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批準建設設施2.48萬座。在信息管理系統的支撐下,補助工作進展順利,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